专业配资平台排名第一
[中国,上海,2025年9月18日]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在上海隆重举行,以“共建AI Campus,跃升行业智能化”为主题的智慧园区创新峰会成功举办,期间华为公司副总裁王雷发表主题演讲,如下是演讲全文要点。
华为公司副总裁王雷发表主题演讲
数智化和绿色低碳驱动智能世界加速到来
人类社会的进步,由两大驱动力共同推进:能源革命与信息革命。
能源革命,为社会进步注入了动力,引领了工业社会的崛起;蒸汽机开启了工业时代,电气化重塑现代工业格局;信息革命,PC互联网开启了信息社会,移动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全面推动了数字化进程。如今,随着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技术的迅猛发展,我们正迈入全新的智能社会。
未来,算力需求会爆发式增长,到2030年,全球算力规模预计将达到现在的100倍。能源消耗也随之大幅增加。传统能源不仅难以满足需求,还将对环境带来压力。因此,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不断提升。预计到2030年,智算中心将率先实现100%绿电运行。
智能时代,在技术创新与能源转型的双重推动下,正在加速到来。
园区作为智能社会的重要载体,与AI加速融合,向“AI Campus”演进
人们绝大多数的工作生活、创新创造,都聚集于园区,园区正是智能世界的重要载体。
技术创新不断推动园区的演进。从传统园区孤立子系统的垂直架构,演进到智慧园区1.0阶段“平台+服务”的水平架构;如今正在迈入智慧园区2.0,逐步实现具备主动服务能力的智能体。
以华为办公会议为例。在传统园区阶段,是以“会议室”为中心,办公协作高度依赖本地化、定点定时的面对面会议模式。全球2万间会议室成为核心协作载体,主要依托有线投影、固定音响等硬件设备。这一阶段普遍存在协同效率低、跨地域沟通困难等问题。
智慧园区1.0以“会议”为中心,通过线上线下(300959)无缝协同,打破地理与空间限制,实现跨地域实时办公。会前一键预约、3秒入会;会中一码连接所有屏幕,一键投屏,支持多方实时批注协作,多语种AI同传;会后自动生成纪要和待办,真正实现4A会议——任何人(Anyone)、任何地点(Anywhere)、任何时间(Anytime)、任何设备(Anydevice)均可高效协同,支撑全球实时协同办公。
智慧园区2.0,以“人+AI”为中心,可通过沉浸式虚拟会议室与远在他国的同事实时交互协同,实现“面对面”远程协作。数字分身可代表员工同时参与多个会议,彻底突破个人时间与空间的限制,其核心特征可概括为四大方面:人智共生、全域联接、安全韧性与零碳可持续。
人智共生:打破HI与AI的交互边界,实现“人智融合”园区
“人智共生”是未来智慧园区的第一个核心特征。园区将进化为人与智能深度融合的智能空间。
以华为为例,公司业务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,信息复杂、决策链条长。
面对诸多的挑战,用AI Agent提升生产力是华为业务的关键支撑。华为公司目前已在供应链、工程交付、财经、研发等60多类场景中,落地700多个AI Agent。
以合同订单为例,华为每年审核全球的合同合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,涉及到全球几十种语言,100多种关键内容要素。
通过沉淀专家经验数据后,AI Agent风险识别率接近100%,极大提升效率,降低运营成本。
面向未来,人与Agent,Agent与Agent加速交互,是一个确定性的发展趋势。“人智融合”的时代到来势不可挡。
全域联接:联人、联物、联智,构建智能空间,让创新自由发生
第二个核心特征是全域联接。主要包含联人、联物、联智三个方面。
联人,通过手机、PC等终端无缝连接每个人。
联物,借助Wi-Fi、传感器和平台,实现设备与空间的全面感知和管理。
联智,将各类AI Agent通过平台互联,实现智能协同。
以营销为例,来看华为如何完成全球展厅的智能化升级,打造总部、一线和伙伴三层协同营销阵地。
华为在全球拥有300多个展厅及对话室,部署了超过8000块屏幕。通过统一的数字平台,我们实现了所有屏幕的互联互通,并由AI Agent进行智能化的集中管理和运营。
过去,屏幕内容线下管理,获取材料上屏流程繁琐,总部更新的内容难以及时同步到一线。如今,屏幕可自动从云端获取内容,实现全球秒级同步;并针对伙伴展厅专家资源有限的问题,系统支持数字人统一讲解与答疑,还可接入专家远程讲解,确保接待质量。
未来,华为将全面联接全球113万多台设备、20多万员工及68个场景中的600多个AI应用,构建无缝协同的智能空间,让创新自由迸发、高效落地。
韧性安全: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虚实协同,构建一体化韧性安全
AI Campus的第三个特征:韧性安全,具体分为物理和数字2大空间、6类防护。
以供应链韧性为例,2021年3月23日长赐号货轮在苏伊士运河搁浅,欧亚航道瘫痪6天,超过450艘船舶被迫滞留。华为通过应用大数据分析和预案模拟,72小时内启动中欧班列、4000多个订单紧急补货,最终将对客户的影响降到最低。
时至今日,华为供应链实现1小时突发风险影响识别,为员工大幅减少重复性的工作。在不断增强的AI算力、网络运力的支持下,有效支持华为应对全球供应链黑天鹅事件,实现风险实时感知、资源实时可视、过程实时可控,构筑物流园区的供应链韧性。
零碳可持续:AI Campus助力数能融合,碳踪全景,链动低碳未来
零碳可持续的两大核心要素是比特和瓦特,通过比特与瓦特在智能领域深度的融合,凭借比特管理瓦特、比特节约瓦特、比特增值瓦特的模式,能让园区零碳可持续。
首先是比特管理瓦特:通过园区数字平台联接各类感知终端,实现碳管理可视化、碳排放可计量、碳减排可指导;
其次是比特增值瓦特:通过光储形成更多绿色能源,实现加大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;
最后是比特节约瓦特:通过AI Agent与智慧大脑共生智能,融合天气数据、AI大模型等实现用能需求精准预判和实时动态调优,实现园区节能。
华为坚持“低消耗、低污染、高效率”发展,采用清洁能源,提升能效。
我们在安托山数字能源总部大厦,我们构建建筑光伏一体化、园区碳汇等一体化方案,使用屋顶BAPV和立面BIPV,实现全楼宇生产光伏绿电150万度,年碳排放量降低超过60%。
在成都研究所依托实现100%可再生能源供电,年供电超2亿度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.7万吨,通过AI算法实现5分钟用电预测和30分钟调优建议,节能超15%,已实现SGS碳中和园区验证。
因此,AI Campus助力比特与瓦特的完美共生,让园区“More Bits,Less Watts”。
AI Campus架构,基于ICT全栈能力加速实现“科技以人为本”
“独行快,众行远”,我们携手全球伙伴,基于智慧园区四层架构,共同定义“科技以人为本”的园区新范式,形成长期可演进的有机生命体。
首先,园区终端:鸿蒙开放物联、打破数据孤岛,数据应采尽采,让园区具备“数字神经”;
第二,园区联接,联人、联物、联智,构筑泛在信息高速公路;
第三,园区平台,实现OT+IT数据与AI能力的融合,实现园区可视、可管、可控三重能力飞跃,通过联盟生态定义超级物模型,冰冷的数据被理解;
最后,园区业务,通过北向开放、AI使能繁荣园区应用;
通过四层架构,开放共赢,联合伙伴共同闭环C.A.R.E理念,实现科技以人为本!
携手伙伴共建AI Campus,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园区,让智慧触手可及
智慧园区打造了丰富的场景化智能空间,是万亿级市场的新蓝海。
智慧园区的建设离不开生态伙伴的共同参与。华为将继续携手客户和伙伴,共建AI Campus,跃升行业智能化。
专业配资平台排名第一
鼎合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